
嚴選梅子
NT$250
卉木皆感春氣而生,獨梅開以冬,蓋東方動以風,風生木,故曲直作酸,則酸者木之性,惟梅之味最酸,乃得氣之正。
《廣群芳譜》
能酸到一定境界,說明「氣」是很正的。
木主酸味,凡果實初皆為酸味,酸可說是人類食物的靈魂。而嚴冬開花、初夏結果的青梅,又是酸中之酸。
• 梅農的無奈
梅樹養成並不容易,梅樹的生長動輒近十年,無法說變就變,而且大部分梅樹都種植在山坡地上,採收非常辛苦。
台灣梅子品質是非常好的,曾經為青梅的大宗出口國,尤其日本最愛台灣出口之青梅,當年出口時,皆由木箱裝載,以高品質梅品出口。
但為什現在梅子品質參差不齊,有些價格還便宜的很誇張呢 ?
主要因為在85年,各國開始進口便宜大陸梅,導致台灣梅被削價競爭,國外市場嚴重萎縮,台灣的梅子賣不出去,梅農經濟突然陷入困境。
這些梅農,都是一群老實的人,他們從前老實工作,就能賺得溫飽,不懂為什麼以前的老方法現在突然不管用了。
梅農非常感嘆的表示:「我們要求只要能溫飽肚子就好,但現在種了一大片園地,工錢都不夠付了,無奈之下,我們只能痛心把辛苦栽種的十幾年的梅樹砍了,改種其他經濟價值較高檳榔樹或者轉賣給其他廠商」。
• 梅子價格被迫降低
現代人為了追求便宜又好吃,很多廠商為了符合消費者的需求,開始生產過程中投入化學加工方式,大幅縮短時程和減少成本。為了快速,省去傳統曝曬的工作,相對的味道出不來,但又想讓梅子口味眾多,又好吃,又有賣相,廠商會做什麼 ? 加入更多香精、漂白劑、色素、用機器高溫快速乾燥,即便青梅對人體有益,但用如此低廉的配方製作而成,不傷身也難!
導致許多對酸梅或梅子相關產品,都有著不能多吃,吃多傷身體的觀念,促使梅子往蜜餞零食類發展,而真正營養成分卻沒有保留下來,而無法真正認識及享用梅子對身體的益處,實在很可惜 !
也因為如此,人們少買,長期下來,梅子產量供過於求,導致台灣多數梅農擁有一大片梅園,梅子卻賣不出去,得不到應有的報酬 !
• 梅樹沒了,換來的是土石流
我們想想看,一棵棵粗壯的梅樹,必須花了十幾年才能種成,那它的根會扎得多深多廣阿,這些根一定緊緊抓住土壤裡面的石頭。
如何判斷樹根的長度,樹枝延伸出去有多長多廣,樹根就有多長。我們來想想,如果被改種檳榔樹,它的樹枝延伸非常短,就幾片葉子掛在那邊,真不敢想像的樹根有多麼淺,颱風一來或下大雨,容易導致土石鬆動,後果不堪設想 !
每一棵梅樹都是許多山區同胞心血照顧幾代的結晶,每一棵梅樹、每一粒青梅對他們來說都是有濃濃的故事;家園的梅樹大多都是他們的父親或爺爺所栽種留下來的;看看山坡地上已經挖掉多少的梅樹,現在幾乎都是檳榔樹的天下;土石鬆動造成的土石流危害多少家庭的生命財產?
很多地區都曾嚴重土石流,許多人生命將受到危害。像嘉義、國姓、南投等等這些地區都曾經發生過,這這些地方的梅樹真的不能被砍,請大家一定要好好保護梅樹和支持梅農。
家家富使命
董事長他發現梅子對身體是非常健康的,他尋遍各地,終於找到符合他要求的梅子廠商。這位梅子工廠的老闆,在製作環境和品質上都非常嚴格,連理念都跟我們的創辦人一樣。
梅子工廠老闆年紀有點大,但非常硬朗,常常會看到他自己泡一壺梅子水在喝,可見他對自己所生產的梅子是很有信心和安全的。
有一次我們的董事長就問梅子工廠老闆說:你們每年都收好幾百萬斤梅子,是不是銷量不錯啊,
梅子工廠老闆說:「不是的,現在梅子價格一直被砍低,梅農都快不能生活了,如果我再不收這些梅子,他們不就要失業了?」
原來台灣還是有很多業者,是非常善良,一直默默的在付出,讓人十分感動! 於是董事長與大家同心,幫梅農大大去推廣梅子,梅農要的不是只靠外界的捐款,他們是有能力"生產"的,只要能把他們的心血結晶換取合理的報酬,就能讓他們不必擔心生活上的問題。
透過我們的力量來支持梅農以及保護山區的老梅樹,但只有我們的力量非常微薄,更需要全台灣每一個人的力量、用行動來支持台灣梅農,並讓這些梅樹不會因為被削價被挖掉改種或轉賣掉。